防水问题第二次列入全国人大正式议案。

栏目:行业新闻 发布时间:2020-05-28
1991年3月,全国人大七届四次会议在京召开,在中国建筑防水协会和中国建材报的共同推动下,时任武汉建材学院教授徐昭东代表领衔并有30位代表附议签名的人大议案——《关于治理建筑渗漏问题的建议》,正式提交给全国七届人大四次会议议案组。这是有史以来第一份关于建筑防水问题的全国人大议案。


人大提案得到了积极响应:建设部迅速成立了全国防水工程领导小组,并于当年6月和12月分别发布两项法规:《关于治理屋面渗漏的若干规定》和《关于提高防水工程质量的若干规定》。
一个议案、两项法规,标志着建筑防水市场规范和防水工程质量探索“立法”的开始,对今天仍然具有深远的影响。
2020年5月,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同济大学建筑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土木工程材料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张雄向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提交了《修订建筑防水工程质量规范与防水材料标准的建议》的议案,呼吁推进建筑防水材料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防水问题第二次列入全国人大正式议案,此举再一次把大家的目光聚焦到了防水行业。
此项议案对推动行业发展有哪些重要意义?防水行业需要有哪些变革?自即日起,中国建材报和中国防水报道微信公众号将对此议案进行全社会的大讨论,欢迎您的参与!



建筑防水材料是工程建设的基础性材料。建筑防水关乎建筑安全与寿命,关乎百姓民生与安康。当前,我国建筑渗漏问题较为严重,亟待按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推进建筑防水材料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促进建筑防水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实际上,我国建筑防水行业在国家建设的推动下,自2000年以来有了快速发展。生产设备和技术达到国际水平。行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实现利润逐年提高,产品品种与国际基本同步,重点大型企业技术装备水平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建筑渗漏问题亟待解决。中国防水协会近年来开展的一项“全国建筑渗漏状况调查”显示,抽样调查的建筑屋面样本2849个,出现不同程度渗漏的有2716个,渗漏率达到95.33%;抽样调查了地下建筑样本1777个,出现不同程度渗漏的有1022个,渗漏率达到57.51%;抽样调查了住户样本3674个,出现不同程度渗漏的有1377个,渗漏率达到37.48%。造成的经济损失不可计量。

张雄代表

造成建筑渗漏问题的主要原因,张雄认为主要有三方面。
“其一是现行建筑防水材料国家标准品质标准要求偏低。其标准有关防水产品的耐久性、可靠性等要求不高。低品质标准的导向,导致防水材料产业鱼龙混杂,低端防水材料充斥市场,高质量防水材料产业发展和生存受限。建筑工程采用低品质的防水材料其防水工程质量和有效服役期必然有限。”“其二是建筑防水工程质量监控制度存在盲区。工程用的建筑防水材料品质控制依据的是产品检测报告,而产品检验报告只对来样责任,现行材料送检制度在产品质量监控过程中存在盲区。”“其三是现行规定建筑防水工程质量保质期要求偏短。建筑防水工程保修期通常规定为5年,使房地产、基础设施建设等防水工程质量锁定在满足5年保质期,这也是低端建筑防水材料占领建筑市场的原因之一。为何建筑服役几年之后渗漏问题频频发生是不难理解的。”据介绍,在欧美地区,防水工程定额一般占总造价的10%左右,我国多数处于1%的比例,严重挤压了防水企业的生存空间,导致偷工减料、低价竞争频发。同时,我国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管理工作,单纯地采用低价中标”招投标模式,导致出现大量低价低质恶性竞争问题,“劣币驱逐良币”现象日趋严重。推进解决建筑防水渗漏问题意义重大。我国建筑防水材料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现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等领域。伴随着雄安新区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海南自贸试验区建设等项目进一步落实,各地基础设施建设需求旺盛,加上老旧小区改造大面积开工等因素影响,防水材料的市场需求依然很大。据中国建筑防水协会预计,2020年建筑防水材料的增速将在8.1%左右,防水材料总产量约为26.16亿平方米。其中,防水卷材和防水涂料的增速预计将分别达到9.0%和9.1%。按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推进我国建筑防水材料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促进建筑防水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针对当前问题,张雄重点提出以下建议:修订现行建筑防水工程质量规范,提高防水设计工作年限、防水等级要求,旨在实现防水体系与建筑结构同寿命的目标。修改《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79号)第四十条第一、二款分别规定的“防渗漏工程的低保修期限为5年”,将保修期限延长为“10年”。张雄还指出,要修订现行防水材料的标准,提高其防水性能和耐久性品质指标。改革工程用建筑防水材料品质监控机制,增加防水材料现场取样检测环节,以确保防水材料产品品质真实性。